欢迎您,朋友
紫砂壶 知识库 紫砂概述 制壶工艺 查看内容

制壶工艺

从艺术层面浅谈紫砂陶刻技法

2014-4-18 15:39| 查看: 7823| 评论: 0

在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紫砂陶艺作为一门名扬四海的独特民间艺术文化,经过几百年几十代人的智慧劳动和艺术创作,已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绽放着绚丽的光芒,为世人所推崇。而在紫砂陶艺品上的陶刻艺术,第一感官就能让人赏心悦目,就能吸引观赏者去深入了解紫砂陶艺的艺术文化。所以,紫砂陶刻是陶艺品与欣赏者直接交流的第一扇窗口。而此间,紫砂陶刻的诸多特征是高于紫砂陶艺品本身的。本文拟将从技法的层面,对紫砂陶刻在紫砂陶艺品上的存在状态进行浅显论述。

  紫砂陶刻是紫砂陶艺品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以刀代笔,以刻代绘,融诗、书、画、刻诸艺术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元末蔡司霑《霁园丛语》里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是见于著录最早的紫砂陶刻文字。明代时大彬等人,书法闲雅,竹刀刻划,颇耐寻味。《阳羡茗陶录》记载他“镌壶款时,初请能书者落墨,以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贴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紫砂陶刻史上成就最辉煌者应为陈曼生,他书画、金石皆善,并倾心专注于壶型创作,与紫砂艺人杨彭年合作,自己及其文人好友题诗作画,镌铭壶上。成品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广为流传至今,大多仍为紫砂陶刻楷模杰作。被世人称之为“曼生壶”。所谓“字依壶传,壶随字贵”,自此以后,文人参与紫砂工艺交流的茗刻者甚多。因此,紫砂陶刻从紫砂陶艺品制作中独立开来,成了一个独立的创作群体,完善着紫砂陶刻艺术在今天的审美蜕变。

  从技法和文化思想内涵角度,紫砂陶刻艺术自古以来就有“先工后艺”和“先艺后工”两个派系。“先工后艺”者强调陶刻技术首先必须达到攻坚的地步,认为只有达到无坚不攻的技术,艺术才能在工艺技术中得以体现;“先艺后工”者强调的则是陶刻者必须先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然后再去通过磨练工艺技术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艺术状态。这两个派系的区别其实就是紫砂陶刻艺术修炼过程的区别。但殊途同归,我认为不管是先工后艺,还是先艺后工,从对技法磨练的层面来说是不变的。所以就紫砂陶刻技法而言,我更加强调工和艺的同步修炼,因为任何一件完美的紫砂陶刻艺术品,它都是工和艺的完美结合。

  技法,对所有紫砂陶刻者而言是平等的。一个技术能力超强的工匠,即便将陶刻作品刻得再犀利再完美,从艺术思想角度来说是呆板的;一个文学修养再高的文人,如果对紫砂泥性,陶刻的基本技法等没有一定的了解,即便他有再好的想法,也不能通过陶刻艺术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意境。所以作为一个职业陶刻家来说,我们在研究紫砂陶刻艺术时,一定要重视对金石书画、篆刻刀法、现代空间艺术以及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研究。

  理解金石书画是陶刻艺术的综合性基础。从艺术修养角度,金石书画是伴随中华几千年文明演变而来的文化符号的再现,透过历代金石书画的风格演变,我们可以从它的形体、材质,以及不同时代的运笔(刀)等的差异,来区别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譬如,金石书画在篆文时期,它所表现的符号大都以最为直观的象形和会意为主,而在表现其符号时,古人最想用最简单的笔画来表达所记述物象的“本质特征”,所以在高度概括物象时,他们是充分的理解物象形体之后,凭着自己的感受去表现(刻)出来的文字符号,这种被表现(刻)出来的文字符号携刻着浓郁的主观精神、民族信仰等特征。同样道理,之后用纸和笔“描或绘”出来的文字符号和用金石刀笔刻出来的文字符号,它同样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质和人格魅力。我们理解金石书画的这种历史文化背景,就是要明白在创作紫砂陶刻品时,我们所刻下的每一笔,都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而这种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我们对金石书画文化理解的多少。

  大凡一件可以传世的作品,它不仅能更好地传承了传统,它还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时代的元素,而对时代元素的理解就是对当代金石书画的理解,对金石书画的理解就是对金石书画本身在中国古今文化语境中的理解。理解了这个“软性的紫砂陶刻技法”,我们的作品才能在传承传统和沿袭现代的审美中得以流传。这同时又是紫砂陶刻灵魂的所在。

  熟练掌握篆刻技(刀)法,才能使紫砂陶刻作品之文化内涵得以最终实现。为什么要将篆刻和刀法连起来论述,原因是,篆刻艺术的功力依附于刀法而高于刀法,刀法的最高熟练境界是无法,无法的陶刻作品才是天然率真的。所以我说篆刻艺术是修心术,不仅可以让陶刻者静心去研究和概括物象视觉之精华,还可以让陶刻者沉稳地,一丝不苟地完成作品之气息;而刀法则是情感术,刀法随时因为陶刻者本人的心情而改变着,开心愉快时,所刻作品精气顺畅,郁闷消沉时,所刻作品凌乱无序。所以在强调刀法前,先强调篆刻和心境的修炼,让高尚的修养来左右刀法的表现。

  至于刀法的表现,表面的技法很多,但又大都因人而异,比如我喜欢用冲刀,在同一件作品中,我就将冲刀玩到极致,我喜欢单刀,我也要玩到极致。而不是将所有的刀法都在同一件作品上进行“实验”,这不是美其名曰的综合刀法和综合实力的体现,而是一种不自信的体现。其实,一个优秀的紫砂陶刻家在创作时,是不会刻意强调去表现一种单纯的技法的,而往往他们表现出来的,则是他们对所刻绘的物象完全理解后的一种“无为”的表现,这种无为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创作者创作时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实质就是创作者篆刻心境的状态与时代审美共生共融的状态。

  对现代审美空间艺术的把握和对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可以让紫砂陶刻作品思想和作品本身永存于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定论?因为现代审美空间的构造(比如建筑的空间、商品的空间、陶刻艺术品的空间等等)受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当代美术思潮的影响,具有一定经济条件和高尚品位的人们在崇尚极简主义的同时,他们将传统的很多具有中国文化符号的“极简”符号(比如部分篆刻印章,简笔绘画和书法等)运用到当今的实际生活中,创造出了许多最能代表当今审美趋向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然而,对当代紫砂陶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自然就离不开对当代审美空间艺术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只有这样的理解,自己的作品才因具有传统元素和现代性而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至于对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就更为深邃了。一件可以传世的陶刻艺术品,它不仅具有传统和现代的美学元素,它同样还具有与民族精神同等重要的大智大道和博爱精神。为什么我们喜欢顶级大师的陶刻作品,这其中就有对大师尊崇的原因在里面。那么对顶级的陶刻艺术品而言,道理是一样的。
  本文就一个道理:认识、了解和研究陶刻技法,只有从纯艺术层面入手,才能得其真髓。
分享到:
回顶部

【固定电话】

18915315735 宜兴
18261583292 上海
18101691839 西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