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朋友
紫砂壶 知识库 紫砂概述 紫砂壶型 查看内容

紫砂壶型

吉庆提梁壶的文化创意

2013-7-29 10:13| 查看: 2377| 评论: 0

                                      宜兴紫砂工艺厂  赵明敏      

闹元宵,猜灯谜。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组合作品是采用比较写实的手法,以方、圆各式灯笼为基础造型,陶刻灯谜为装饰,以达到趣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吉庆组壶”在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金奖”。

有着“东方紫玉”之誉的宜兴紫砂壶,自明代鼎盛以来,经数百年的艺术积淀,在茶陶文化的交融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的瑰宝。而紫砂文化的精髓在于代表着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传统技艺的语言,包容了太多的艺术成就。“内怀冰清,外涵玉润”的砂壶之德,体现了宜兴紫砂壶创新发展的方向。

经过20多年的紫砂文化浸润,我逐步认识到紫砂壶所讲究的是典重质朴、优美形态和大雅隽秀。于是在壶体造型的创新设计过程中,我想法设法地提升其文化品位,追求一种精神境界。运用文化创意揉进紫砂材质所独有的高雅纯朴,直达茶人,壶友的心声,获得他们宠爱。如我创制的“吉庆提梁壶”,通过对元宵佳节的低吟浅唱,表达对吉祥、团圆的颂扬,全是传统文化在紫砂壶造型中一种新的承载形式和可喜尝试。次壶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展评中荣获金奖并赢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现就“吉庆提梁壶”的文化创意,作一简要论述。

“吉庆提梁壶”的文化创意蕴含“闹元宵”的民俗。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中,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热闹喜庆之节。每到这个节日,点起彩灯,燃放焰火,出门赏月,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以示庆贺。我阅读过不少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无不张扬着和睦、吉庆、团圆的意境,将一年一度的春节在绚烂的花灯和甜蜜的汤圆中画上句号,记录着亘古不变的中国情和民俗情。

从隋炀帝的“法论天上赚,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到唐代崔液《上元夜》的“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再到宋朝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诗词的写实词藻和浪漫色彩,揭示了“闹元宵”的精彩与繁盛的同时诱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设计“吉庆提梁壶”我几易图稿,把文化创意的主旨,定格在用紫砂语言去渲染元宵节的那种“春到人似玉,灯烧月如银”的丰富内涵。

“吉庆提梁壶”的文化创意展示了“红灯笼”的形象。《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全此四者,然后可为良。”紫砂壶才创作同样如此。我经过对传统造型的剖析、新鲜创意的采撷和作品灵气的演绎,把自己的思考、情感和诗意契入“吉庆提梁壶”。泥料选用紫砂清水泥,色泽紫红,细而不腻,润而不耀,质感沉稳,用写实的手法,全手工制作。成型壶甚为扁圆形,呈清水泥之本色。壶之肩部和底部,贴塑浅黄色段泥勾画的“如意”,这是传统中的吉祥物,寄寓着对美好、平安的想往。加上挺拔方正的提梁,凸显元宵“红灯笼”的真切和自然,简练中有气势,浑朴中见韵律。

通过壶体造型的变化,将内心需要表白的情愫化为立体的实物形象,不仅蕴蓄“吉庆提梁壶”的独特风格和内涵精华,而且以它的气质和清韵去适应人们更深层次的视觉审美和心灵感悟。手捧此壶品茗,可以遥寄相思于明月,勾沉深深的思绪,佳节盼团圆,融融乐此时。

“吉庆提梁壶”的文化创意洋溢“猜灯谜”的情趣。我在壶的装饰中采用陶刻技法,延续闹元宵、猜灯谜的雅兴,使之与整体的壶艺造型珠联璧合,一气呼成,以清隽洒脱的艺术风格引人入胜。元宵灯谜很多,我又选择地将壶与茶相关的灯谜镌刻壶体上。比如:“生在山中,颜色相同。来到人间,有绿有红。”谜底为“茶叶”,正好与紫砂壶切题、切理、切意。灯谜的句字,运用金石侧刀法,行草书体铭文,并借壶寄情,流露出对元宵的祈盼与颂扬。壶的另一侧,重镂精琢地刻绘了一幅“童子闹元宵”的风俗画。5个童子,着古装天真活泼,神态稚趣。他们手举竹竿,上面挂着鱼形、方形、圆形等不同的彩灯,融入万人空巷闹元宵的热闹场景,达到趣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效果。

“吉庆提梁壶”是用紫砂泥料与文化创意、工艺技术的契合以营造出“闹元宵”的独特氛围,在形相意合中呈现微妙回味,大雅景致。我力求紫砂壶的型体语言,将其凝固在“元宵、吉庆”的诗情里,诱发“赏月、观灯、猜谜”的联想。这就是我制作“吉庆提梁壶”的文化创意所在,也是对紫砂壶传承、创新的认知和解读。


上一篇: 壶无尽意-----------刘国强序

下一篇: 宜兴紫砂陶的“质、形、神、艺”

分享到:
回顶部

【固定电话】

18915315735 宜兴
18261583292 上海
18101691839 西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