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自北宋出现,发展到明、清时代,由于吸引了无数闻人墨客参与其中,注重艺术欣赏的要求愈加强烈。
字随壶传,艺随字贵,紫砂壶艺博大的文化承载力和广泛的美学包容性,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明、清以来,随着紫砂壶一的兴盛,许多文人雅士也投入紫砂壶艺创作,有的设计了新类别的壶式,
有点则以壶为载体,在壶上镶书刻画、山水、花鸟、诗文题咏、秦漌瓦当及彝鼎铭文等,陶刻装饰融汇书法、绘画
历史、文学、金石诸多方面知识,便壶艺装饰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艺术品味。
壶艺家与文人雅士结缘,新品不断涌现。剧史料记载,中国紫砂壶史上有时大彬与数东名士、徐友泉与宜兴
与吴氏等合作的佳话,特别是清初陈鸣远,与文人雅交友甚广,他和同乡汪氏、海鹽张氏,海宁陈氏等均
交往甚密,尤其是海宁的杨中允。在明清时代,赵宦光,董其昌。蒋之魁,汪文柏。郑板桥、徐渭、翟应绍、吴大征、吴昌硕、
任伯年等一大批诗人,书画艺术家,他们与紫砂名人工巧匠合作,在紫砂壶上题诗,书法,绘画,创作了
被后人称为“名工名士”的佳作。在紫砂
史上尤其值得一画的是清代著名的“西冷八大家”之一、金石家、书画家、书画家陈鸿寿与紫砂民家
杨彭年的结交。连同陈曼生幕友江德香、郭频咖、高爽泉、査梅史等也参与其中,创作了统称为“曼生十八式”的
经典之作。
紫砂壶艺中融入文化元素和美学理念,成为这一时期紫砂壶艺术创作兴盛的一种打上时代烙印、具有鲜明
特色的文化现象。
上一篇:紫砂壶艺文化现象的表现特征
18915315735 宜兴
18261583292 上海
18101691839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