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朋友
紫砂壶 知识库 紫砂概述 名人事迹 查看内容

名人事迹

一壶风雅 谁不识君-记紫砂陶艺家吴建平先生

2012-8-10 10:15| 查看: 3779| 评论: 0


                                           (吴建平--子冶石瓢)

     紫砂器形千万,洋洋大观。历经几百年,大浪淘沙,积健为雄,传世紫砂壶精品,不过聊聊十数件。每件都是文化的积淀,先人用智慧铸就了款款大器,而浮唤精英。读懂历史,揣摩古人,重塑经典,绝非易事,更非一般人作为担当。

      紫砂陶是宜兴的文化灵魂,历代陶艺大师的艺术成就,如高山仰止,昭德后人;尤其是他们创造的“仿古”“传炉”“井兰”“秦权”“德中”等紫砂壶型,中正方圆,内涵中庸之道,永载史册。还有一把“石瓢”壶,作为紫砂茶具独有的符号,更是日久迷新,传承百年不厌,稳如钟鼎的造型,依然是当代紫砂人膜拜的经典。

    “石瓢”壶既是经典,又是一把“普通”的壶,大师在制做,一般的紫砂人也在做,正因为这随处可见,更增加了“石瓢壶”的俗中见雅,若真能选中一把上品,并非容易之事。吴建平先生在“石瓢”壶上的建树,早已有目共睹,被玩家锁定。先生的美誉越来越高,获取一把“吴石瓢”,盈握在手,泡茶一壶,宠辱皆忘。


     吴建平先生集各家之长,他的石瓢形成了圆润、饱满、稳重、韵致、舒展的艺术风格,正想吴先生自己说的“每一把都是精心创作,好坏差距就在毫厘之间”。应该说,好作品不仅是用手做出来的,关键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解读吴先先生的“石瓢”,一壶风雅,工艺精湛,大度舒展的造型,稳重潇洒,在常见的造型中,以与众不同的协调健美“体型”,令人眼前一亮。壶盖稍厚,边缘圆润,桥状的“的手”,底部饱满,中部收紧,缩放有度,恰到好处,在饱满中没有丝毫的臃肿;壶把呈椭圆形,在线条运动和粗细变化中,勾画出一个“虚灵”的空间,和壶嘴的“实”左右呼应,负阴报阳,壶把与壶嘴通过壶身势气承接;壶嘴从壶身冲出,弧线顺畅,从厚重粗壮的底部开始,有粗渐渐收紧,然后再放开,至壶嘴顶部嘎然而止,似一股“内功”蓄势待发,静中见动,矜持雄强。这壶嘴的收放变化,只有视觉的过度,阴阳刚柔,一切尽在自然中。“吴石瓢”载着作者的感悟,巧手打坯,于火成陶,具有了鲜活的艺术生命。

     
  近年来,吴建平先生与夫人杨梦婷共同创建“吴越陶斋”,作为紫砂品牌,以鲜明的艺术特色,走上前台。他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名师指点,又得予以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作品继承明清传统技法,质朴自然,格调高雅,已经深受藏家的追捧。他创作的“阳羡古韵壶”“掇球壶”“凌花如意壶”等作品在江苏陶艺展、当代紫砂名家收藏展和澳门艺术展上获银、铜奖,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创作上的成功,更激发了打造自己的代表作品的热情,传承历史经典、奉献“吴氏”精品成为先生不懈的艺术追求。

  
  作品是一个人的名片,代表作品是主人的情感的载体。一件成功的作品,是作者在技巧之上,用心与自然山川对话,感悟天高地厚之德,在必然和偶然之间,寻找到了情感的释放点。有时灵感就在一闪念,瞬间的觉悟会受益一生,艺术家莫不如此。一把传统“石瓢”壶,温润君子般的品性,缓缓拨动着吴先生心中的琴弦,节奏韵律之妙,使其情致悠然而生。吴先生做人、做事、做壶的追求,“石瓢”壶沉稳端庄的造型,仿佛一下子跳出台面,内心的那份朦胧,忽然明亮起来,一个完美形象清晰可见,在“石瓢壶”造型上找到了艺术的灵感,艺术思想开始了升华。

  
  对一位艺术家来说,能找到感觉,正确定位,选准自己的喜好,努力为之,必定大有作为。吴建平先生读书明礼,心仪传统文化,对传统“石瓢”壶,所蕴涵的中庸之道,造型结构的精美,铭记在心,求新求变。只要细细品读先生的作品,一把风雅的“石瓢”壶,就会得到最好的答案。

 

 

上一篇:宜兴紫砂泥料总结
下一篇:窑温--紫砂壶成型的关键
分享到:
回顶部

【固定电话】

18915315735 宜兴
18261583292 上海
18101691839 西安

返回顶部